找到相关内容28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光法师答:学佛后境遇不佳该如何做?

      印光法师答:若境遇不嘉者,当作退一步想。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,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。但得不饥不寒,何羡大富大贵。乐天知命,随遇而安。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,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。若疾病缠绵者,当痛念身为苦本,极生厌离,力修净业,誓求往生。诸佛以苦为师,致成佛道。吾人当以病为药,速求出离。须知具缚凡夫,若无贫穷疾病等苦,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,而莫之能已。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,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。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9/22002315892.html
  • 日本年轻女性时兴“寺庙休假”

    生活的快节奏之后,她们脱身来到了与世无争的清净之地,为的就是寻觅精神的平和宁静和心境的随遇而安。   值得一提的是,互联网上已经开设了提供全日本“寺庙旅馆”信息的相应网站,不少旅行社也开始组织旅行团,...

    佚名

    |休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7192122302.html
  • 法无定法——纪念法因老法师圆寂三周年

    散的筵席”,在逆境中也要看到永远不会处在“山穷水复疑无路”的困境,肯定有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时刻。随遇而安,无求乃乐,应是正确的人生态度。  先师法因老法师是位普普通通的出家人,没有显赫的地位,也没有...

    李尚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3064334.html
  • 返本还源便到家

    也一样会迷失,会烦恼,会堕入人间地狱。找到自己的真生命,能随遇而安,则到处都是安乐天堂了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466027.html
  • 不知生,焉知死

    审视生,以此为基石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;在活著的时候看破放下,遇事不强求、不执著,珍惜并善用手中的资源,随缘而行、随遇而安,成就别人之时成就自己,获得潇洒自在的人生并不那么难。这就是“不知死,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974642.html
  • 解脱后的心境——慧律法师

    如电”;他了解执取人生的现象为实有,根本是种错觉,所以能够“安贫乐道,随遇而安”,在面对生活的顺逆境界,自然知道“人生如戏”,随缘尽力扮好自己的角色。 因此,解脱者的心境是坦荡荡、不忧不悔的。对于已经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4976607.html
  • 丈夫道 妻子道

    柔和,安详笑容,和一家人的人缘。如水一般随圆就方,随遇而安。女人要常认不是,低矮就下,是为媳妇的本分。 女人不要刚暴,不要暴躁,不要罗嗦多嘴,更重要的是不要去管男人的事。女人多事,男人无志。女人不柔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215480369.html
  • 享受工作--圣严法师自在语

    享受工作--圣严法师自在语 1. 忙而不乱,累而不疲。 2. 忙得快乐,累得欢喜。 3. “忙”没关系,不“烦”就好。 4. 工作要赶不要急,身心要松不要紧。 5. 应该忙中有序的赶工作,不要紧张兮兮的抢时间。 6. 不要以富贵贫贱论成败得失,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。 7. 任劳者必堪任怨,任事者必遭批评。怨言之下有慈忍,批评之中藏金玉。 8. 随遇而安,随缘奉献。 9. 成功的三部曲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25780490.html
  • 星云大师畅谈佛光山的组织与管理

    :入佛门第一课皈依三宝,代表民主平等,第二课的受持五戒,是自由最佳写照;“满面的笑容、满口的好话、满心的欢喜、满手的好事”及“随遇而安、随喜而作、随心自在、随缘生活”,都是把心管理成柔软的妙方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两岸|台湾佛教|佛光山|星云大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10541885281.html
  • 问:念佛都有哪些好处?

    随遇而安,生活节俭,可使经济上减少负担,思想上也较为安定。而且不杀生害命,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,可以减少疾病,增长寿命。 念佛的人,不妄语、不两舌(不搬弄是非)、不恶口、不绮语,可以避免不少是非和无谓的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7/16140286486.html